课堂氛围是指课堂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教与学活动而形成的某种综合心理状态,随着相关理论,包括含义、类型、作用、以及优化条件等方面研究与分析的日益深化,“课堂氛围”在操作层面也逐渐发展为可测变量。
本研究以Moos课堂环境量表为骨架,参考近年来中学教育研究方面的相关研究,并结合边疆学情二次开发,最终形成学生问卷(α=0.87)、教师半结构访谈、课堂观察二维量表,3种研究工具。问卷内容包含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及原因、对新兴教学策略的看法、课堂上的状态以及教师所采取的应对方式、理想中的课堂氛围以及提升课堂氛围的方法4个部分;共发放问卷174份,获得有效样本170份,回收率97.7%,数据问卷样本覆盖七年级4个平行班,并经人工检查,确保有效性和可靠性。教师半结构访谈提纲涉及课堂氛围的现状、对新兴策略的认识、提升方法及其效果、对课堂氛围与教学效果之间关系的看法;访谈对象涵盖学校领导、教学与管理双肩挑教师,以及不同教龄、学缘的教师,基于研究现状分析重点锁定七年级不同班级授课教师为主要对象。研究还通过课堂观察二位量表进行分班级调研,即通过同一堂课的教与学两个维度考量S中学目前的师生互动方式,运用小组讨论、进行问题引导、历史地图和故事讲述等手段的实际情况,学生维度重点记录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3个方面共14个观察点;教师维度则记录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活动设计、教学行为、个人素养5个方面共15个观测点。调研前向所有被试者说明调研所获数据资料用途,数据匿名化处理。
研究对3种工具取得的样本进行三角互证,问卷测态度,访谈挖原因,观察录行为,确保数据互为支撑,经过数据及资料的统计、归纳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
1.文 婷(1982-),女,云南勐腊,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地方史;
2.舒 悦(2000-),女,云南马龙,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中学历史教学。
基金项目:兴滇英才支持计划-教育人才(教学名师工作室)(XDYC-JYRC-2023-0081)
原文载于:
《普洱学院学报》2025年第5期